大科公考材料1:

民以食为天,我国14亿多张嘴要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老百姓朴素的话透出的是我国大的国情。

只有吃饭问题解决了,整个大局才有了基础性、根本性保障。2021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期间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总书记感慨地说:“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这是习近平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的管全局的战略性思想。

也正因为这样,总书记多次讲、反复讲,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在联组会上,习近平专门就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优化布局、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节约粮食等提出了要求。

习近平曾语重心长地说:“我国粮食是不是过关了呢?现在还没法下这个结论。咱们不要太天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容不得半点松懈,更来不得半点马虎。

农谚说得好,“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这次联组会上的讲话,习近平从更高的层次谈了良种问题。

习近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换言之,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是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

这些年,习近平反复强调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他还说,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可见总书记对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视。

习近平强调,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总书记在联组会上讲得再明确不过:“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大科公考材料2:

6月10日,省委书记郑栅洁赴安庆市怀宁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以产业振兴为关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让老百姓尽快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省领导汪一光、张曙光陪同。

皖西南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站位于怀宁县独秀乡村振兴示范区,由安徽农业大学与怀宁县政府共同建设。上午10时许,郑栅洁来到这里,认真观看展板和展示的农产品,详细了解示范区规划建设和试验站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创业孵化等情况。接着,郑栅洁走进实验室,听取智慧农业系统平台建设、校地合作和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情况汇报,与在此工作的师生亲切交流,勉励他们从实战实用角度出发,推进农业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推动实验室的“盆景”成为产业发展的“风景”,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怀宁县是长三角地区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该县公岭镇三铺村大力发展以蓝莓、杨梅、树莓为特色的“莓花三弄”产业,去年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50万元。郑栅洁走进裕丰蓝莓基地,实地察看蓝莓长势,听取产业发展介绍,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标准化、品牌化、智慧化建设,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做好“接二连三”文章,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大科公考材料3:

夏日的蒙洼蓄洪区,淮水静流,沃野披绿。西田坡,是蒙洼蓄洪区的一个庄台。登上阜南县曹集镇的西田坡庄台,但见路面整洁,屋舍俨然,房前屋后菜园青青,几棵枣树上挂满大枣,好一派田园风光。

 

“房子没咋变,屋里屋外的环境大变样!”村民王金桂在庄台上住了几十年,他说,以前庄台环境脏乱差,都是泥巴地,下雨出门一脚泥;鸡鸭散养,污水遍地。经过这几年的持续整治,家家户户都通了硬化路,还修通了污水管网,家禽集中养殖,环境越来越好。

在王金桂家,门前屋内干净整洁,厕所用上了抽水马桶,门前不远处摆放着垃圾桶,门口挂着“五星级清洁文明户”的标牌。“庄台外围还修建了步行道,安装了路灯,晚上村民们可以在这散散步。”王金桂手指着庄台外介绍,庄台周边,荷塘清清,杨柳依依,的确是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村支部委员郭国青说,为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当地每个村安排一个保洁员,负责道路等公共环境的卫生;一个公厕管理员,负责庄台公厕的卫生;一个护林员,负责庄台内绿化;一个卫生监督员,负责卫生监督,形成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同时,为了鼓励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村里每个月评比一次清洁文明户,发布红黑榜,形成比清洁的良好氛围。

庄台是行蓄洪区特有的村落形态。曹集镇共有35个自然庄,其中21个是庄台。2018年以来,该镇对21个庄台实施“五化”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的美丽庄台。近年来,又以美丽宜居自然庄环境整治为抓手,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治理。

“乡村环境建设好,更要保持住。”曹集镇党委书记王军表示,该镇将全镇划分为76个网格,实行镇村组三级网格、保洁员与干部双层包保责任制,将环境整治责任明确到人,任务分解到人,压实工作责任。同时,把环境整治与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相结合,组织志愿者评选清洁文明户152户,改造卫生差户81户,在全镇35个自然庄建立红黑榜,引导群众把环境整治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激发乡村建设内生动力。

推进人居环境治理,阜南县坚持常态化推进“五清一改”,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牌,清理无功能建筑,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安徽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举措,扎实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12项重点工作,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造“皖美”人居环境。目前,安徽省已建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10708个,有力提升了农民幸福指数。

今年我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用“绣花”功夫建设美丽乡村,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徽风皖韵美丽乡村升级版。

2025年,我省将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美丽乡村“441”建设目标,即建设4000个左右美丽乡村中心村、40000个左右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提升1000个左右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建设水平,服务功能向周边村庄延伸。力争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覆盖直接受益人口占全省农村常住人口40%左右,形成以县域、乡镇、行政村或跨行政区整体推进,中心村带动周边自然村全域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让更多农民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大科公考材料4: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位次居中靠前。粮食产量由2012年的3289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4087.6万吨,稳居全国第4位,成为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农民收入由7160元增长到18368元,居全国第11位。农业机械化率由64.6%提高到82.2%,土地流转率由20.5%提高到52.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6%提高到66%。但与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省市相比,安徽突出问题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亩均产出低。“十四五”时期,安徽应以“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为引领,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提质扩量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迈进方阵。

去年底,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皖南黄兔等18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皖南黄兔是历经10余年培育而成的肉兔新品种,已示范推广到多个市县。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节粮型、低耗水型特色养殖业发展,肉兔作为节粮环保型草食家畜,是我国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方向。皖南黄兔新品种的育成既丰富了我国家兔遗传资源,又突破了国外肉兔品种的垄断,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肉兔良种国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项农业科技的突破,往往给一个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去年,我省加强农业关键领域的科技攻关,推动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65.5%,全国。启动种业强省建设,完成农业种质资源调查任务,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5352份、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186份。新建高标准农田560.34万亩,总面积达551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4%。以“5+8”行动为抓手,高质量推动数字农业发展,农业农村部评价报告显示,我省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并列全国第2位,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居全国第4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

实施“两强一增”,今年起,科技强农方面我省将实施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种业强省建设行动、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数字赋农行动等六大行动,让“生产力”动力更加澎湃。

大科公考材料5:

“去年,通过采取农机改造升级、开展机手培训等措施,先后2次开展全省机收减损现场演示活动,全省粮食收获损失率较常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挽回粮食损失超7亿斤,占粮食产量的0.9%。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机生产的融合,农机变得越来越智慧,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去年底,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滁州市南谯区、明光市、芜湖市湾沚区、广德市、砀山县、阜阳市颍东区以及宿州市入围。其中宿州市成为继亳州市、淮北市之后,安徽省第3个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地级市。至此,安徽省已有3市、38个县(市、区)实现这一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省共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4.12亿元,较“十二五”增加近1.1倍。省财政共安排1.16亿元专项用于农机化产业发展,其中扶持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486个,这些举措和投入有力提升了农机化发展的质效。

2021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82%,全国。其中小麦、水稻、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在96.8%、88%、89%以上,均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大科公考材料6:

小岗村又分红了!1月26日,小岗村连续第5年向村民分红。 “通过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小岗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再创新高,达到12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00元。结合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收益情况,经村‘两委”会议研究通过,决定2021年度合作社为每位股民分红620元。 ”在当天举行的分红大会上,凤阳县委常委、小岗村党委书记李锦柱介绍。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去年我省聚焦补齐短板,分类推进,施策,大力推动农民增收,预计全省农民收入增速11.7%,高于全国增速。

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招,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让广大农民分享发展红利。去年全省新增“三变”改革村689个,开展“三变”改革的村(居)达到1.15万个,全省累计有380万农户参与“三变”改革。通过“三变”改革,全省共有248万农户、942.4万农民获得改革收益,其中农户直接获益15.2亿元、村集体二次分红1.9亿元,共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17.1亿元,户均增收690.8元。

大科公考材料7:

初冬日暖,位于肥西县铭传乡白龙村的安徽锡登农业科技稻鳖共养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基地正组织挖掘机,对池塘进行清淤扩建,为来年种鳖和幼鳖扩养作准备。

“这一次改扩建约有40亩,改扩建后,基地发展将会再提高一个层次。”基地负责人潘军杰说。

“90后”“大学生”“专业轮滑教练”“轮滑馆老板”等身份,曾是村里人对潘军杰的普遍认知。一谈起老潘家的儿子,大家都知道他在城里创业、有出息。

2019年初,当潘军杰回到家乡,次承包土地种粮养鳖时,村里人深感惊讶。面对不解,潘军杰没有退缩,在白龙村委会的协调下,他顺利承包200多亩土地,从“城里人”变成“新农人”。

从挑选优质的中华鳖苗,到慢慢熟悉鳖的生活习性,潘军杰遇到问题就及时向养鳖能手请教,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这个村民眼中的稻鳖养殖“门外汉”,便成了大家眼中的“养鳖大王”。

据潘军杰介绍,自他回乡创业开始,党和政府就在方方面面给予帮助与支持,协调用地、提供技术服务、寻找销售市场,先后给予20余万元项目补贴……让基地逐渐变大变强。

随着潘军杰的稻鳖共养基地逐步走上正轨,当地一些有意愿、有养殖基础的农户也加入到稻鳖共养的队伍中来。

家住铭传乡新光社区的徐文雷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根据潘军杰的指导,对田块进行改造,准备来年正式走上稻鳖共养的致富新路子。

“在我们这里开始种粮养鳖的大户有七八户。目前,基地规模有220多亩,年产值已经超百万元,带动周围30余名村民在基地就业。”潘军杰说,下一步将牵头组建稻鳖共养合作社,带领更多的人一起种好粮、养好鳖。

“像潘军杰这样的‘新农人’在肥西县不是个例。近年来,全县大力鼓励青年农业人才扎根乡村、建设乡村,数以千计的‘新农人’在广大农村地区施展抱负,涌现出一大批乡村发展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肥西县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大科公考问题:请结合背景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就我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出对策建议。要求:主题明确,措施可行,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准确,文字简洁,结合材料,但不拘泥于材料。(1000—1200字,40分)

【破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农业农村话题。此话题安徽几乎每年都有相应的内容进行考查。今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发展,分别对乡村建设行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居民环境整治工作等提出具体要求,本题考查的重点就是如何在安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一道考查对策提炼和书写的策论文章。本范文对对策进行了细化深化,供同学参考学习,考试中可做出合理删减。

【大科公考参考作答】

以兴农强农书写“皖山秀水”现代化新篇章

——关于安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策建议

安徽地处中部,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农村薄弱省。近年来,安徽着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村提质、农民增收,取得良好效果。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抢抓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条主线不放松,助推安徽“三农”工作实现新的更大成绩,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部署。

“粮”为先,写好粮食大省的贡献新篇。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是农业的根基,农业发展的要务就是保证吃饭这个大问题。安徽是粮食生产大省,必须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要守住耕地红线,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守住安徽耕地红线不动摇,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要建设基础设施,积极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设施建设,注重灌溉、耕种、管理、收割等全流程管理,加大政府补贴力度,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指引配套一批优质设施项目。要科技支撑节粮,加强现代农机开发,适应安徽不同地区粮食生产实际,推广运用大型收割机、山地收割机等一批特色农机,研发粮食储存新技术、新方式,降低粮食种植、采收、储存等各环节损耗率,实现科技节粮。

第二,“产”为本,写好产业振兴的引领新篇。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安徽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深化“两强一增”行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走高质量农业产业化之路。要因地定产,指导各地梳理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加快标准化、品牌化、智慧化建设,明确特色产业的规划设计、推进方案等,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实施,不断增强特色产业综合实力。要因产延链,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结合安徽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势等发展特色旅游业,指导兴建一批民宿、采摘园等,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要因链增收,完善村集体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成等机制,围绕产业链壮大升级适当提高农民收入分配比例,真正让产业壮大的成果惠及百姓“腰包”。

第三,“治”为基,写好和美乡村的建设新篇。乡村建设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治理乡村的内涵之一就是要让和美乡村的画景重现。必须完善乡村建设规划,深入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完善政策举措,扎实攻坚克难,提高乡村整体风貌。要加强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乡村老旧农房改造、“三大革命”等,紧盯人居环境改善深入实施“五清一改”,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要打造示范乡村,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选取一批基础好、设施优、环境美、百姓富的乡村作为典型示范,在全省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助推全省掀起乡村建设热潮。要助推乡风文明,发挥乡贤、“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以村党支部为引领,定期召开村民协调会、议事会等,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弘扬新风。

第四,“人”为要,写好人才助推的发展新篇。人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资源。要注重引才,积极推动返乡创业,帮助有意回乡的能人协调解决好用地、提供技术服务、寻找销售市场等难点问题,真正让人才在乡村拥有用武之地。要注重育才,加强“土专家”培养,利用科技特派员与农村本土居民贴近的优势,培养一批精通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的技术性人才,打造“不走的科技农人队伍”。要注重用才,畅通农村人才晋升渠道,将致富带头人、科技人才等纳入到村两委后背班子人选,择优选拔一批人才到乡镇任职,进一步解决好人才留不住、易流失等难点,让农村焕发人才助力发展的勃勃生机。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道新考题。新时代新征程,要实现现代化美好安徽起步好开局稳,必须写好兴农强农这篇大文章,以“三农”高质量发展推动安徽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需要完整电子版的,请加咨询老师微信,

免费获取遴选

18956084188郑老师/13955199885周老师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